

40年老工廠變身住辦訂製宅 功能性格局、系統板運用 打造家的記憶(下)
文 / 918建材庫
回顧上一篇,可以發現業主對這間40年的老工廠改造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在「空間設計」的領域卻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尋找設計師,甚至花了不少錢,直到遇見了橙俬空間設計的李世名設計師,雙方在格局規劃上互有認同的狀況下,設計師不但給予尺寸上的建議,更優先想到一些設計上的細節,並在有限的預算下,完成這個案子。
然而,這個案子完工後到底變成什麼模樣?設計師到底如何在400萬元的預算下,採用哪些特色建材來翻修這個40年的老工廠呢?以下即將揭曉喔!
|預算有限怎麼辦?
提到預算有限,相信這大概是許多業主都會遇到的問題,而且也考驗設計師如何搭配適合的建材。其實,這一點鍾先生早在與李世名設計師討論規劃設計時,就非常讚賞他的做法。
圖說:因考量施工時間較短、抗潮溼、防火抗震、耐重、隔音且牆面較薄,雖然價格較高,但設計師建議鍾先生選用石膏磚來打造室內隔間,以便爭取更多可利用的空間。(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室內隔間完成。(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泥作進場,除了平整地坪,牆面線槽填平及浴廁地坪泥作防水、測試都交由泥作工班進行。(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由於預算有限,設計師在此案並沒有在大部分的空間中使用磁磚,有使用到磁磚的地方,從主臥使用的地鐵磚(左上、下),客用衛浴(右上)、曬衣間腰磚及地磚,到廚房地磚都選用台製的磁磚。(照片提供 / 鍾先生)
「我給你照片,你去掏寶找找看…」鍾先生記得,當初設計完成、有一定的雛形後,他以為設計師一定都會挑一些很貴重的燈具,結果設計師竟然建議他在電商平台上找尋合乎預算且合適的燈具,也讓他備感設計師跟他一樣是個講求實際的人,因為如何用最少的預算達到最好的效果,才是設計的本質。
|風格決定
至於這間老工廠改造的住宅要設計成什麼風格?當初為了想讓改造後的工廠保有一些工業元素,例如燈光、牆上的二丁掛等,一心只想設計成工業風的鍾先生,其實根本不懂工業風如果套用在這間住宅,是否適合全家人生活起居的機能性。結果,設計師設計出來的風格卻帶有一點現代風,雖然跟他想要的工業風格有些差距,但設計出來的整體感卻讓他感到舒適。
後來設計師也跟他坦言:「如果這間房子要設計成工業風,你大概住兩個月就會瘋掉…」為什麼?因為鍾先生不知道這樣風格的房子,會因為狹長型、又沒有對外窗,如要另外開孔,又因是邊間,隔壁就是防火巷,加開窗口實在沒必要。所以,採光不佳的問題,鍾先生當初沒有設想到,工業風格會為生活起居帶來什麼樣的麻煩。
但這一切,李世名設計師全在規劃時設想到了。雖然跟業主想要的工業風格有些差距,但在此案裝潢最常使用的系統板及所挑選的家具,其色系都比較沉穩、內斂,足以讓個人工作室的空間呈現出業主想要的工業風格,進入居家空間,沉穩的中間色調與燈光擺飾的對比倒讓人多了一些溫馨感。
「我一開始的圖跟現在完工後的樣子是完全不一樣的。」李世名說,這個案子原本在起居空間的部分,其隔間與現況完全相反,甚至設計成開放式的廚房,廚房空間還多了一扇活動式的鋁框門,但後來鍾先生的妻子還是比較擔心油煙問題,所以最後他便設計將廚房與餐廳以石膏磚外加鋁框玻璃,將廚房分別出來,並將房間空間放大。
|地下室空間變客廳的場域配置
但是設計師將客廳配置在地下室的考量是什麼呢?
圖說:木料進場,天花板骨架及地下室樓梯施工。(照片提供 / 鍾先生)
李世名認為,這個案子的一樓的坪數其實夠大,但是業主要將工作室、儲藏室及車庫放在一樓,就會佔用約1/3的坪數,因此廚房要配置在同一樓層,餐廳也應考量方便性而配置在附近,於是就將客廳配置在地下室的空間,好處是小孩子在客廳活動、玩遊戲、吵鬧也不會影響到鄰居。而且為了解決地下室通風換氣不良的問題,不僅加裝全室的全熱交換器及空調,也另將樓梯開口加大,以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
圖說:由於這處民宅是屬於狹長型的老式集合住宅,又是連棟共用牆,所以通風非常差,雖然這處民宅是邊間,能開窗的地方就是防火巷,對通風來說毫無效果,所以設計師建議鍾先生在室內安裝吊隱式的全熱式交換器及空調,來改善全室空氣流通的問題。在佈管配置的細節上,設計師也參與協調管線施作的細節。(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設計師 李世名 先生 (照片來源/918建材庫)
|公私分明-利用建材色調降低視覺跳tone感
至於在建材色調與空間搭配上,設計師是依照色系來區分這個案子的工作室、餐廚、衛浴、起居室、客廳等空間,將比較深色系的建材搭配在工作室及其公領域,以劃分工作室的區域,進入家門後,就搭配淺色系的建材來區分私領域,雖然色系有很大的差異,但搭配一些仿磨石子的系統板,來區隔廚房,並使用其他深色材質的系統板來做櫃體,便能減輕一些工業風格的元素,如此連結工作室區域也不會太「跳tone」。
接著進到了房間及客廳區域,同樣搭配深淺系的建材,只是少了一些工業元素的鋁製品或磨石子的系統板,就能呈現出較溫馨沉穩的感覺。如此層次分明的搭配就是設計師在建材色調與空間的搭配。
然而,礙於預算的關係,設計師其實在這個案子運用很多「伸保木業」提供的系統板來幫業主省下不少錢。一進入工作室,就能看到一些仿磨石子、大理石紋路的建材,甚至是書桌及櫃體都大量使用到不少系統板。
圖說:室內各式系統櫃體組裝。(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一樓內室及地下室地板鋪設。(照片提供 / 鍾先生)
這種系統板不只能做廚房檯面、壁板,還當作磁磚來使用,材料及施工費用也更便宜,而且只要在120 x 270(cm)以內的尺寸規格,都能在施工現場做調整,比起磁磚在尺寸規格上較沒彈性,且會有接縫的問題,但系統板卻能解決這些問題。
設計不光是如此,鍾先生體會到這個案子不論是在「線條統一的高度」、「轉折」及「材質交替間的收尾」等…都讓他感受到一個設計師的功夫。不同於自己點工點料的DIY,在設計者的細心與美感上,完全可以比較出來。
圖說:由於鍾先生考量將自家一樓大門當作停車空間結合工作室,但如果要使用類似雙開式的大門,就會非常占空間,所以便考量安裝電動捲門,同時也結合保全系統,讓人在外地的屋主也能隨時掌握居家安全。(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圖說:原本電動捲門提供的顏色不多,另外將鐵捲門的箱子進行加工烤漆。後來設計師與鍾先生都考量外觀跟鐵捲門不搭。鍾先生還記得防盜窗框是當年父親自行焊接做成,一方面考量預算,另一方面也想保留這份回憶,所以便將門框還有防盜窗框,一同烤漆,甚至將牆磁磚也以石材噴塗來改頭換面。(照片提供 / 鍾先生)
|完工成果
圖說:大門車庫。(照片提供 / 橙俬空間設計)
圖說:車庫旁就是鍾先生的個人工作室,雖然工作室與車庫呈現出灰冷色調,但在明暗色系的建材顏色搭配上運用得宜,就展現出視覺感受上的對比,再再讓人感受到鍾先生從小在工廠長大的記憶與對父親的敬重。(照片提供 / 橙俬空間設計)
圖說:車庫後方也有一處儲藏空間,且工作室中僅在門窗框或燈具等鋁製建材的顏色上下點功夫,就能展現出輕工業風格的時尚感。(照片提供 / 橙俬空間設計)
圖說:打開工作室後方的大門,進入室內就是家裡的餐廳、廚房及衛浴空間,雖然使用暗色系的建材,但在木紋質感的系統櫃體搭配上,便能感受到回到家中的溫暖氣息。(照片提供 / 橙俬空間設計)
圖說:設計師特意將房子的地下室規劃成客廳空間,運用樓層作為場域功能性的佈局,雖然採用灰色調沙發,但透過木紋系統櫃,以及天花板、牆面白色漆料的簡單搭配,就能凝聚出溫馨氣息。
詳細了解此案例使用的軟裝設計廠商-室內設計少了軟裝就是素顏! 2大原因告訴你為什麼需要軟裝設計師
【本文為918建材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APP下載 Google Play 、Apple store
《 你可能有興趣 》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
更多產業新知-點我了解
加入918建材庫粉絲團-點我加入
加入918LINE官方好友-點我加入
推薦專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