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築師陳明偉|以人文藝術砌築心中的理想建築
文 / 918建材庫
放眼望去,總是艷陽高照的蘭陽平原飄起毛毛細雨,落在辛勤工作的人們身上,緩解因炎熱而發燙的背脊,在這個起造中的「法吉歐里-藝德勳章 5 」建案工地,承載著企業文化的商業遠見,亦寄託著建築師對社區鄰里、建築價值的理想。
依循比例而成的石材柱列、因應宜蘭多雨的內迴廊設計,將在地水文化與新古典藝術連成一氣,在這個曾經以透天厝為主要居住型態的地區,度假村般繁華的各式公共設施、不怕年華老去、體力流失的無障礙設施,逐漸受到正視。
自規劃階段起始,企業得到的客戶反饋如同星火燎原,從新建案演變成居住型態的革命,這是元邦建設與建築師陳明偉的指標之作,陳明偉自信地說:「這邊所影響的東西都是循序漸進的、耳濡目染的,一個變化便可以改變宜蘭的整個文化。」
▲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這天,我們邀請到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陳明偉,與這位曾經多次榮獲建築獎項肯定的新古典建築推手,聊生活、談建築,以現役建築人的立場提供我們不同的觀點。以下專訪內容,編輯簡稱「編」;陳明偉建築師簡稱「陳」。
▲ 陳明偉表示,建築師是帶著使命的創造者,如今的房屋不再僅提供「住」的功能,更是呈現地區人文藝術的象徵。 (照片來源 / 918建材庫)
|興趣與工作交織,優游自在的建築人生
編:從中原畢業後選擇了東海,繼續深造建築這塊領域,當初是什麼原因讓您決定走上這條路呢?
陳:應該是因為興趣,我大學先念工業工程,那因為我從小的藝術天份還不錯,所以當時覺得志向似乎不太對,剛好同學在中原建築,去看他們上的課之後我覺得很感興趣,便參加轉系考,轉系之後,整個學習過程非常開心,那後來因為被東海的校風跟建築文化吸引,便選擇了東海研究所,在那邊我也學習到很多理論與知識。
我們家族的藝術天分都不錯,我的兩個小朋友現在同樣在念建築,他們從小的繪畫天份也是非常高。所以我平常跟業主溝通時可以很快,只要靈感一來,馬上就可以隨做出簡單的透視、簡單的平面圖。
▲陳明偉這樣說:「我真的非常慶幸,人生的工作與興趣是相結合的。」(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編:您從建築所畢業後曾經待過沈祖海建築師事務所,您覺得當時的職業生涯是否影響您對建築的看法與創作?
陳:我從大三開始,基本上都是在沈祖海那邊接模型,包下整個規劃案,那時候我會帶一組團隊,甚至帶到兩、三組,去幫他做很多國際化的競圖案,當然國內也有,譬如高鐵站、捷運場站、大學跟醫院的規劃。等他們草圖出來之後,我們便開始幫他做整套的模型,其中需要整合的東西非常多。
在這三、四年的過程中,我幾乎是待在學校與沈祖海那邊的時間各半,所以學了非常多,而且也影響到我將來的建築規劃,在一個案子上我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想法,因為我看到許多前衛的設計,然後回過頭來運用在我本身的設計個案。
▲ 宇翔建設-宇基辦公大樓。(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編:您會給建築系學生或想從事這一行的年輕人什麼樣的建議呢?
陳:要開眼界,我在沈祖海那看到很多大型的工程,自己找資料後,眼界就會跟著打開,如果是建築系的學生我會建議多看,像我就業之後常去旅行,去不同的國度看建築,其實會受到衝擊,回過頭來面對自己手上的案子便會有不同的想法,我舉新加坡跟日本為例,新加坡是一個綠色城市,這也影響我對生態方面的規劃,那日本是一個在公共建築物發展非常精緻的工藝社會,所以可以看見他們都是以全方位為考量。
▲ 每一次的旅行都能為創作帶來新的靈感,開業之後陳明偉安排員工遠赴國外、參訪不同文化之下的建築物。(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透過建築與在地人文共享、與自然共存
編:您曾經提過人、自然與建築之間的關聯,這樣的概念是否有受到哪位前輩或什麼事件的啟發,能否與我們說明一下這個想法?
陳:我們那個年代喜歡的是安藤忠雄,不只是清水模有名,他在做綠化、保育方面其實用了非常多的心血,都是傾向規劃有機建築物,時下很多日本建築師來台灣合作案子,基本上是帶著那個觀念過來的。
台灣的建築在人跟自然的概念上較少琢磨,因此當我開始接觸住宅個案之後一直想要推,所以無論是競圖、訪談、建築說明,我一直提到建築與整體社會的互動,因為我們身為建築人,是個藝術家同時也是創造者,我抱持著什麼思想,建築物就會呈現什麼樣的概念。
▲ 以往的住宅大樓多著重在坪數規劃,卻忽視了生活環境中的最基本元素-大自然。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編:新古典是現在非常受歡迎的建築風格,我們知道這也是您所擅長的,想請您與我們分享您對新古典建築的解讀?
陳:新古典是一個融合所有古典元素的概念,它包含著從羅馬時代一直到文藝復興的各式特徵,非常多元,所以我以新古典風格規劃時,並沒有非常強調細部,但是我會用它的比例,至少它的柱腳、柱頭、柱身會有一定比例,再來屋脊的變化性、屋身、底部也有固定比例,通常這讓我們設計出來的房子比別人還要漂亮,且不一定會多花很多錢。
我更擅長拿較廉價的在地建材去創造,以宜蘭為例,多雨地區需要這些在地建材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基本上都會考慮做深窗與氣密窗,深窗就是讓梁柱做外露,外牆、一樓廊道基礎、景觀與底層的部分防水也都必須做得徹底,再來整個新古典最美的地方在於亭台、廊的串接,在「法吉歐里」我做了一個內迴廊構架,外部則是柱列,在內迴廊連接大廳之後,漸漸地連結到每個梯間,創造互動關係。
▲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在規劃上講求「比例」的新古典建築,其經得起百年淬鍊的外觀令陳明偉自接觸後,著迷至今。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跳脫既定框架,重塑新的建築型態
編:注意到您設計的作品涵蓋住宅與飯店,我們很好奇是否有什麼概念與實際上的差別?
陳:我對做飯店很有興趣,接觸的第一個飯店是台北市的「美麗信花園酒店」,那時候飯店還流行框架式設計,但我直接把飯店做出羅浮宮的整體意象。
比較崎嶇的是基地左側、前測都面臨著高架橋,那我必須去克服高架橋對飯店的視覺干擾,所以我把一、二樓挑高13米,並把公共設施規劃在此,那為了這部分我們跟業主去參訪很多國外的知名飯店,最後我們覺得走古典路線會比較好,便開始著墨新古典建築。
台北美麗信花園酒店。
▲ 花蓮福容大飯店。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我常跟我的業主說:「我們的住宅不要像住宅,我幫你做的像飯店」(笑),一般住宅大樓是在地下室停車,停完後直接搭電梯回住家,但是這樣缺乏與建築物的互動,所以我規劃成飯店的迎賓大廳,住戶可以到大廳享受非常完整的公共設施,進到電梯之後的每一個梯箱、梯間,接到每一個走道、每一戶,它都會有三、四進,而這裡面的美感跟細部要做得到位,所以我每個案子的成屋照片會比套製圖還要漂亮,而且客戶買到的房屋都是具有保值性的。
▲ 興築建設-興傳。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編:請與我們分享您對國內的建築發展趨勢看法?
陳:綠建築是一個社會脈動的趨勢,受綠建築影響最大的應該在新加坡,他們所有的公共建築、社會住宅都做得非常到位,而且他們綠化率要求80%,甚至是100%,而且他們一樓通常不會做任何使用,而是規劃成通透的綠化空間,然後垂直綠化、頂層綠化也都會做,所以我們這幾年一直持續去觀摩,但是慢慢的台灣已經有這樣的趨勢。
綠建築已經變成每個縣市的指標,現在推行比較完整的縣市是台中,台中今年推了一個宜居住宅法案,只要達到綠化率的核定標準,就會提供獎勵面積,而台中的審查委員同樣有著高標準要求,那其實這部分我們已經完全運用在「法吉歐里」的規劃,所以它的確是一個趨勢。
▲ 超過法定數量的喬木配置,將建築物的綠覆率提升到最大值,陳明偉表示,綠建築的概念已經在這個世代廣為流傳。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編:這些趨勢概念在台灣推行最容易遇到什麼困難?
陳:這就看建設公司的企圖心,像我們在做「法吉歐里」時,建設公司因為想把宜蘭的水文化帶入個案,那個案子我們的喬木數量超過法定的三到四倍,再來我做了非常多關於水的東西,去跟建築物互相包容,另外也做到零店面,將一樓全部做成公共設施,除了完整的室內公共設施,還有戶外的大型綠化、泳池會館,甚至如同峇里島的度假別墅。
▲ 以柔性的水景型塑新古典建築,如同度假中心般的新銳集合式住宅,實則蘊涵著宜蘭在地文化。 (照片來源 /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那時候我們定的價格也反映在售價,是較貴的,但是當地客戶群都有慢慢地接受,那這個案子不單只是成屋會非常經典,在當地也會有一定的領先地位,因為其他案子再怎麼規劃,也沒辦法像元邦有這麼大的氣度去完整整個案子。
▲ 建築師負責勾勒創意,業主負責支撐理想,才能握有成為經典之作的入門券,陳明偉與合作多次的業主-元邦建設總裁黃文程的合影。 (照片來源 / 918建材庫)
|重新選擇人生道路,仍無法放棄藝術在心中的理想
編:如果未曾踏上建築師之路,您覺得您現在正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陳:我爸爸那時候幫人家畫廣告招牌,那時沒有雷射輸出,就是拿張馬龍白蘭度的照片,或是誰的照片,就開始畫比它大一百倍,所以從小耳濡目染便開始接觸這個藝術文化,所以我會有當畫家、藝術家的方向,但是那個行業很辛苦,剛好我學到建築,而建築又是最大的藝術集合體。
所以我一直不忘提醒自己,我手上的每個個案都要豐富我的藝術創造力,所以我一直在創造,再來我很喜歡去參訪別人的個案,去追蹤一些新東西,所以其實也不一定要當畫家,假設沒走建築這行的話我會傾向另類思考,所以,也不知道會做哪一行。
▲ 面對職涯的假設提問,陳明偉並沒有說出建築師之外的第二選項。 (照片來源 / 918建材庫)
|編輯採訪後記
給人穩重印象的陳明偉,一談到自己的創作便侃侃而談,在這個吹起熱風的午後,陳明偉以多重身分闡述著自己的經驗與觀點,無論是秉持著建築物必須經得起時間淬鍊的藝術創作者,還是不斷提醒自己使命的前瞻建築師,在這次的專訪企劃中,我們看見的亦是一位堅信建築物必須指引人文氣息、使後代享有美感薰陶的夢想家。
唐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一段629號17號樓之2
電話:04-2235-0998
【本文為918建材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APP下載 Google Play 、Apple store
《 你可能有興趣 》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
更多產業新知-點我了解
加入918建材庫粉絲團-點我加入
加入918LINE官方好友-點我加入
推薦專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