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 / 123RF
在88年921大地震發生後,政府已修法提高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但88年12月修法前的6層樓以上高風險建築物約有3萬6,200餘件,這些建築物興建時因耐震設計標準較低,可能有耐震能力不足的問題,其中推估近1%的建築有危害公共安全疑慮,但由於戶數較4、5樓層集合住宅多,整合更為不易,加上獎勵不足,實務推動改建困難。
內政部指出,去(108)年1月底完成「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及陸續完成相關子法後,透過明確的容積獎勵及稅捐減免優惠,已降低整合風險及所有權人負擔。對於少數不同意戶,經過公開、嚴謹的聽證及審議程序,及實施者與政府數次協調後,得以執行代為拆遷作業,目前地方政府已陸續有協助代為拆遷的案例,讓都市更新案可以落實執行。
為加速危險建築更新,這次修法搭配「建築法」代為拆除的機制,規定權利變換範圍內應行拆除或遷移的土地改良物,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有傾頹或朽壞而有危害公共安全者,可免除實施者與政府最後階段的協調程序,依「建築法」第81條規定,由地方政府直接拆除,以加快更新腳步,避免大地震發生造成嚴重傷亡或財損。
對於民眾權益是否受影響?內政部表示,草案雖強化政府對危險建築公權力的執行,但仍須先完備都更相關程序,以民眾應有的權益已獲保障為前提,包括:完成都更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多數所有權人已達成拆除重建共識,有公開、嚴謹的聽證及審議程序,已能確保權利變換相關分配的權益,及拆遷安置配套措施等。
為鼓勵民間加速重建,這次草案也提高獎勵誘因,針對實施容積管制前的6層樓以上都市高風險建築物,放寬得以原建築容積1.2倍核計;另對於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建築物,因有改善的迫切性,放寬得以原建築容積1.3倍核計,並得直接依獎勵上限額度建築。
內政部強調,歷年發生過921大地震與0206等重大地震災害,造成眾傷亡與財物損失,多屬高樓層集合住宅耐震度不足倒塌或傾頹影響救災所致,為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及提升都市防救災能力,因此這次提出「都市更新條例」第57、65條修正草案,希望加速更新進程,後續將依法制作業程序,陳報行政院審查後,儘速送請立法院審議,期望讓國人住得安心又安全,達到都市更新政策的核心目的。
【本文轉載自營建署,原文刊登日期 2020-08-27】
網友回應
同類產業新知
-
預告訂定「限制含石綿產品輸入」草案。
為延續本署對含石綿產品之管制,考量多數含石綿產品已有替代產品及配合國際管制趨勢,本署進一步限制含石綿產品輸入,期能達維護環境安全之目標,爰訂定自公告日起,禁止輸入含石綿產品及其例外須出具證明文件經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准之規定。
發布 | 2022-04-20 1765人觀看 -
修正《桃園市非都市土地丁種建築用地容許作工業
修正《桃園市非都市土地丁種建築用地容許作工業設施使用之低污染事業認定審查作業要點》
發布 | 2022-04-20 2021人觀看 -
修正「屏東縣政府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要點
修正「屏東縣政府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要點」第3點及第5點
發布 | 2022-04-15 1958人觀看 -
預告修正「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
茲因應中央主管機關一百十年九月十五日修正公告應進行流向追蹤之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產品,為追蹤再利用產品最終流向,以及基於推動事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及強化再利用管理,爰擬具本辦法部分條文及第三條附表修正草案
發布 | 2022-04-01 2210人觀看 -
修正《新北市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
修正《新北市高氯離子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處理自治條例》
發布 | 2022-03-30 2662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