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台達(1309)基金會7日舉辦「台達氣候沙龍」記者會,解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三冊《減緩氣候變遷(AR6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報告精華,報告內的建築專章提及由台達鄭崇華創辦人捐建的「成功大學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以優異的節能成效成為全球建築物減碳典範,可作為全球減碳技術政策參考。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泰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林憲德教授、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 趙恭岳執行長等專家,也參與本次線上活動提供建築節能減碳建言。國際知名學者、也是IPCC報告首席作者之一的Yamina Saheb,更受邀越洋現身說法,闡釋建築部門在未來減碳路徑的重要性,當日線上直播最高吸引近500人同時觀看。
鄭崇華表示,氣候變遷是人類無法迴避的巨大挑戰,四面環海的台灣,更位於氣候衝擊的最前線。近來世界各國均為邁向2050碳中和而展開行動,IPCC最新報告已盤點了目前人類已知的科技,可以如何達成阻止升溫超過1.5度C的目標。
台達實踐多年的節能綠建築,這次相當榮幸被寫入報告,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落成時就較同類型建築節能65%,如今啟用超過十年,最新計算的節能績效已經提升到86%,證實綠建築的減碳作法值得進一步推廣,也希望帶給世人更多信心,為下一代爭取繼續在地球上生存的機會。
林憲德隨後分享被外界譽為「綠色魔法學校」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當年成功運用本土能量和環保技術,打造出高績效環境友善建築的過程,也期待台灣準備推動的「建築能源護照」制度,能成為降低建築部門排碳量、帶動節能服務的政策解方。
台達自2006至2021年間,已在全球打造30棟綠色廠辦及學術捐建的綠建築,以及兩座認證高效率的綠色資料中心。2020年全球獲得認證的15棟廠辦及5棟學術捐建綠建築,合計節電量達1,848萬度,相當於減少11,685噸碳排放。
【文 /劉芳妙;本文已獲得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APP下載 Google Play 、Apple store
《 你可能有興趣 》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
更多產業新知-點我了解
加入918建材庫粉絲團-點我加入
加入918LINE官方好友-點我加入
【本文為918建材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