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城大樓大火,各地方政府紛紛體檢大樓公安。城中城火勢主要集中在一至六樓商場,但濃煙流竄至七樓以上住戶造成嚴重死傷。該致死黑煙可能為摩托車坐墊、舊歌廳及電影院PU泡棉隔音材分解的有毒可燃性霧滴。該物質進入支氣管、肺泡,會造成缺氧窒息。
回顧台灣十大火災死亡案件,共同特色是大量使用PU泡棉隔音建材,大多為娛樂場所、餐廳等。含PU泡棉在攝氏二四○度時會大量產生可燃性霧滴,使大樓全面起火。一般建材需攝氏六百度才分解成可燃氣體而閃燃,所以辦公大樓燃燒係一層一層往上燃燒;但如PU泡棉分解濃煙流竄至房間,濃煙較空氣重,都沉於底部(一般煙霧係位於房間高處,低處有新鮮空氣),如躺於床上或位於較低處人員,死傷非常嚴重。
PU泡棉外面有一層裝潢材,撲滅外面裝潢材火焰,內部泡狀彈性體仍繼續解離成黑色霧滴,直到全部分解為止。此時如果裝潢材內部氧氣重新進入,會使火焰重新產生,而產生爆燃現象(類似蒸氣雲爆炸)。例如二○○一年國安局靶場PU泡棉分解爆燃三死廿傷、二○一五桃園亞洲保齡球館PU泡棉分解爆燃六死、二○二○台北市錢櫃KTV六死六十七傷案等都有類似爆燃情形。
地方政府對於大樓公安總體檢,建議加強掌握轄區大量泡棉場所,例如舞廳、酒家、KTV、保齡球館、靶場、音樂廳、電影院、音響室、學校大禮堂等場所;另消防單位應加強PU泡棉高溫分解的化學火災知識及救火訓練。
【文 / 吳鴻鈞;本文已獲得聯合報授權轉載】
APP下載-Google Play 、Apple store
《近期熱門文章》
運將遭活埋…龜山砂石場早被罰12次 負責人曾偷埋重金屬汙泥被逮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