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大地震發生過後22年,各地改善危險建築的步伐沒有停過,其中銀行發揮關鍵力量;第一銀行力挺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及危險老舊住宅重建政策,截至9月底,累計核准都更及危老案件達122件,核准金額逾800億元。第一銀行董事長邱月琴表示,將可創造住戶、政府與銀行三贏的局面。
台灣地震頻繁,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恐不足,邱月琴認為,銀行不應該等災難發生了才幫助重建,應該在災難未發生前就予以協助,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可以照顧到許許多多的中產階級及弱勢族群,協助重建起更安全、更環保、更舒適、更健康的家園,創造住戶、政府與銀行三贏的局面。
例如位於台北市仁愛路跟光復南路口的「尚華仁愛大樓」,其混凝土壓力測試達不到標準,由黃單被改貼為紅單,住戶只能決定重建,但過程中有建商來談合建 ,卻要從中抽成35%,等於15樓抽掉五個多樓層,只剩九個樓層讓原住戶分配,當然談不攏。
但自地自建,由住戶自行籌組更新會,卻又涉及都市更新法規、建築法規、建築設計、會計稅務、估價選配及面臨到資金籌措的問題,第一銀行陪同住戶一起走過三年半的整合過程,終於看到尚華仁愛大樓開工破土。
921大地震受災戶「埔里中華商場」也是好不容易等到籌組更新會進行重建,卻因內部整合延誤921重建基金的協助,讓中華商場的重建之路遙遙無期。就在陷入絕望之際,第一銀行承作「尚華仁愛大樓都市更新自建案」新聞曝光,讓新任理監事及住戶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經過第一銀行都更團隊詳細說明都市更新整體融資架構及內容後,終於取得更新會及住戶認同,接受全盤風險考量的更新規畫,一銀繼「尚華仁愛大樓都市更新自建融資案」後,再次以提供100%的全額融資方式協助「埔里鎮中華商場都市更新自建」。
有別於尚華仁愛大樓跟埔里中華商場係因921地震受損或倒塌受迫重建,水源路四 、五期整宅為當初台北市政府為安置公共工程拆遷戶而興建的整建住宅,其屋齡都已超過50年,住戶卻都還住在裡面。更新前每戶不足10坪的居住環境、無停車位,生活空間狹小窳陋,更有漏水、治安、牆壁損毀及消防安全等嚴重問題而自願更新重建。
自力更新不同於一般都市更新案,實施者並非建設公司,而是由原住戶自己發起籌組更新會。但由於更新會屬非營利組織,沒有收入及資產,而且住戶間的資力 、所得、教育程度與訴求均大不相同,尤其該案原地主超過170人,人數眾多、土地產權複雜,增添整合與融資難度。
經過量身訂作融資服務架構,讓原住戶們在更新重建期間不必擔心龐大重建資金 ,即可將鴿子屋變身千萬幸福宅,歷經近12個寒暑,一銀從整合、規劃、都更核定、融資核定到完工交屋,終於在2018年讓水源路四、五期整宅都更案原地主順利搬回新家。
【文 / 仝澤蓉;本文已獲得經濟日報授權轉載】
APP下載-Google Play 、Apple store
《近期熱門文章》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