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918建材庫
▲ 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上一篇談到如何利用通風及屋頂隔熱綠化來替室內降溫,其實這些方式都可行,但效果有限,因為保持室內通風得在房屋格局、方位、窗型及通風設備上加以解決;而屋頂隔熱綠化也需要在做好防水工程的前提下,可以透過塗料及一些建材、太陽能設備,才能為室內降溫,並符合綠建築的節能永續標準。
但以上這些方式,最大的限制在於,不可能所有消費者都能為了減少夏季陽光曝曬,而買到南北向的房子,畢竟房價就是一大門檻,而且南北向的房子也可能到了其他季節,容易有日照不足的問題,甚至做好頂樓隔熱,僅對高樓層的住家或獨棟透天別墅較有感覺,並無法解決陽光曝曬建築立面或外殼的曝曬問題。
所以,勢必要藉由以下兩種方式來降低建築立面的熱傳導:
03 慎選窗戶隔熱玻璃
▲ 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大部分民眾會做的室內隔熱,可能就是安裝窗簾,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就是更換Low-e玻璃,但如果是近年來新建的社區大樓,要更換玻璃就會影響建築外觀,不是有錢就能安裝,所以近年來有一定水準的建案幾乎都將Low-e玻璃視為一種標配,但Low-e玻璃的品質有差,有些不見得有好的隔熱效果。
⏩TIPS:
▲ 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所謂Low-e玻璃就是低的再輻射玻璃,這種玻璃表面鍍上金屬,金屬面朝室內,目的是反射室內二次輻射以達到保溫效果,如果是單銀Low E玻璃,玻璃吸熱後的玻璃再發射率低,並非太陽直接輻射率低(非Low R),比較適合寒帶地區。因為熱輻射都傳透了,降低二次輻射對隔熱並沒有太大的效果,所以並不適合台灣熱帶地區。
所以,Low-e玻璃會讓熱輻射進入室內,反而讓室內增溫,如果室內層有鍍金屬,可以有效反射室內所有物體的二次輻射,不讓熱空氣從玻璃散出室外,以達到保溫效果,或是讓室內冷氣不易散出室外,減少空調的電力消耗。
但如果是雙銀或三銀的Low E玻璃,就會利用多層膜光干擾的濺射技術,先把太陽的直接輻射阻擋下來,此時便發揮Low R(低輻射穿透)玻璃的效果,因為玻璃阻擋了太陽直接輻射,但因為玻璃本身會熱,就會降低玻璃的二次再輻射的功能,這時就要靠Low R將熱輻射阻擋下來,再利用Low E的特性再降低二次輻射,這就被稱為Low R/E玻璃。
如果還要考量隔音,就要使用雙層中空玻璃,並在中間灌入惰性氣體,以達到隔熱隔音的效果。
然而,會大量使用玻璃的建築,除了某些辦公大樓會大量使用玻璃帷幕牆外,一般住宅外牆結構大多仍以混凝土為主,雖然耐震,但易吸熱,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會成為熱島效應的原因之一,畢竟國內約有9成以上的建築物都是鋼筋混凝土構造。
所以,建築物在白天長時間曝曬的情況下,不僅會將熱能引進室內,室內只能開大空調來降溫,結果造成室外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溫度就變得越來越熱。
04 外遮陽改善
▲ 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一般非新建案要改善混凝土易吸熱的問題,可以優先解決建築立面或外殼的「西曬」問題,因此越來越多商辦或住宅會在建物西面加裝輕量化的鋁製帷幕牆、遮陽層板或格柵來改善,如果設計得當同樣可以達到降溫節能的效果。
舉例來說,一個南向仰角45度的水平遮陽板(一米窗高,一米遮陽深度)就能輕易的遮掉60%以上的日射熱,可能比起內遮陽的百葉窗更有效,因為做外遮陽可以直接減少熱傳透率,使日射熱不會直接傳導至玻璃或混凝土外牆而達到降溫。
⏩TIPS:
以外遮陽形式來說,可以分成水平遮陽與垂直遮陽,在材料的應用上,有些會採用木板、鋁管或玻璃來設計,還有用太陽能板當水平遮陽,且做成可調式的設計,甚至做成具有貓道空間的功能,以便清洗外牆。
然而,外遮陽設計固然可以減少日曬,但對一般社區大樓來說,鮮少會這麼做,一方面礙於整體外觀設計,另一方面,如果是自己的住家要安裝,就需要經過管委會同意後才能安裝。所以,要解決建物外牆熱傳透率,仍可在混凝土牆及室內水泥層之間做隔熱。
05 改善外牆結構層
▲ 示意圖 (照片來源 / 付費圖庫)
一般常見的外牆隔熱原理是利用隔熱材與空氣層區隔內外牆以阻絕外界熱量進入,但國內因構造與經濟性的考量,一般僅考量防水而在外牆貼設磁磚或丁掛,通常仍不夠達到隔熱效果。所以,最常見的隔熱方式,就是將外牆採用節能磚,或是在外牆與內牆間留一層空氣層,或是在中間嵌入隔熱板材,利用夾具固定,再灌漿成型。一方面可以隔熱、保溫之外,還能做到防壁癌及隔音。
雖然,這樣一來可能會增加牆體厚度,室內空間會受到縮減,但近年來已出現一些名為隔熱水泥砂漿的產品,被一些建案所使用。其熱傳導率最多能有效降至0.1187(W/m.K),是一般水泥砂漿的1/12倍,熱傳透率更降至1.97比《建築設計施工編》所規範的2.75
更重要的是,工法也與傳統工法沒有太大差異,只需要在混凝土結構牆體內外,先將黏結材土膏塗抹後再將攪拌完成的隔熱沙漿塗抹於牆面即可,換句話說,只要更換外牆牆體的水泥砂漿就能做到隔熱的效果。
最後,想要讓室內降溫並非易事,但只要經過通盤規劃後,將預算拉高一個層次,針對現有的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方法,相信就能做到室內降溫。
【本文為918建材庫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APP下載 Google Play 、Apple store
《 你可能有興趣 》
► 近年裝設冷氣工安意外頻傳 台中都發局:對大型空調機組做列管
更多認識918建材庫-點我了解
更多產業新知-點我了解
加入918建材庫粉絲團-點我加入
加入918LINE官方好友-點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