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918建材庫
石材貴在天然,雖然國內建築外觀與造景使用的石材,受限於地質與環保,天然原石約98%需仰賴進口,而石材作為一種建築裝飾材,廣泛應用在室內外裝飾設計、幕牆裝飾和公共設施,但這些建築石材究竟如何區分呢?常見建築石材又有哪些?在此將進一步說明。
以「建築石材」的定義來說,可由CNS11318/A1041建築用天然石材辭彙一般名詞的解說來說明:「建築用天然石經挑選、剪裁或切鋸成特定或規定之形狀尺寸,且該建築石材之表面或多面可用機器磨光修飾,亦可全無表面修飾。」此外,建築石材本身也需具備一定的強度與加工性,才能應用在建築外觀裝飾上。
因為天然石材需要經過開採、切割及加工,而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其礦物組成、膠結組合、顆粒大小、形狀及排列都不一樣,自然就有不同的岩石區分。一般而言,岩石的生成火成岩、沈積岩及變質岩等三大類,而建築工程較常見的石材有花崗石、砂岩、大理石與板岩,其岩石生成如以下區分:
瞭解這四種石材的特徵後,以花崗石來說,雖然它結構緊密、強度、密度都很高、吸水率極低、質地堅硬、耐磨,抗風化、耐久性良好,但花崗石所含有的石英在高溫下會發生晶變,所以若遇高溫,體積可能會膨脹而裂,因此不耐火。
至於,大理石是屬於中硬石材,加工容易,常被做成拋光板材,甚至色調、紋理眾多,極具裝飾性,但因大理石本身含有氧化鈣(CaO)、氧化鎂(MgO)、二氧化矽(SiO2)等,其中氧化鈣和氧化鎂的總量又佔了50%以上,所以石材本身具鹼性的問題,若長期受酸雨及空氣汙染影響,容易造成腐蝕,所以很少會用來作為外牆石材使用。
砂岩板材由於會隨著岩石深埋條件的不同,再加上銅、鐵、錳、鎳等金屬氧化物的混入,便形成多種色彩,所以在造型上的優點,可以隨設計想法來變化。